文章

顯示從 4月, 2025 起發佈的文章

展覽篇(十) 之五 --「望雲舒捲---望雲軒會員作品展2024」香港中央圖書館站 2024年2月23~26日

圖片
  「望雲舒捲---望雲軒會員作品展2024」 香港中央圖書館站 2024年2月23~26日 香港中央圖書館站展覽亦是8名望雲軒會員的個人作品展,每人平均展出40-70多幅書法及國畫作品,大部份為會員個人作品,是次展覽作品除小部份屬舊作之外,更大部份是會員最新之創作,作品融合中西文化,強調色彩運用技巧,所有書法作品的紙張本是白紙,經過參展會員美化後才書寫,效果美輪美奐;繪畫作品亦以此作根基配上各藝術家的創作心思,展出作品各具特色。 展館內更設有攝影打卡場,有興趣拍照的觀賞者必須要手持參展會員所制作的燈籠,藉此參觀人士可接觸作品及把玩亦能借此與藝術家來一場互動遊戲。

會員作品欣賞--“梁麗芬~紫臻堂”作品集(三十一)

圖片
    梁麗芬~ 紫臻堂作品集(三 十一) 2023 布團扇 - 荷塘小鳥 2023 布團扇 - 鴨子戲水 2023 冰上樂  69 x 34cm 2023 冰柿子  69 x 34cm 2023 吉慶無虞  138 x 69cm 2023 托碑字 - 行草  138 x 35 x 2 幅 2023 托碑行草-紀念張國榮逝世二十週年  138 x 69cm 2023 行草-紀念張國榮逝世二十週年  138 x 69cm

展覽篇(十) 之四 --「望雲舒捲---望雲軒會員作品展2024」香港中央圖書館站 2024年2月23~26日

圖片
  「望雲舒捲---望雲軒會員作品展2024」 香港中央圖書館站 2024年2月23~26日 香港中央圖書館站展覽亦是8名望雲軒會員的個人作品展,每人平均展出40-70多幅書法及國畫作品,大部份為會員個人作品,是次展覽作品除小部份屬舊作之外,更大部份是會員最新之創作,作品融合中西文化,強調色彩運用技巧,所有書法作品的紙張本是白紙,經過參展會員美化後才書寫,效果美輪美奐;繪畫作品亦以此作根基配上各藝術家的創作心思,展出作品各具特色。 展館內更設有攝影打卡場,有興趣拍照的觀賞者必須要手持參展會員所制作的燈籠,藉此參觀人士可接觸作品及把玩亦能借此與藝術家來一場互動遊戲。

會員作品欣賞--“梁麗芬~紫臻堂”作品集(三十)

圖片
    梁麗芬~ 紫臻堂作品集(三十) 2022 鬱金香  60 x 60cm 2023 - 行草條幅  69 x 34cm 2023 八角扇面 - 茄子  直徑 60 cm 2023 日落晚霞  69 x 34cm 2023 冬柿  138 x 70cm 2023 布團扇 - 車厘子 2023 布團扇 - 金魚 2023 布團扇 - 洋紫荊

展覽篇(十) 之三 --「望雲舒捲---望雲軒會員作品展2024」香港中央圖書館站 2024年2月23~26日

圖片
  「望雲舒捲---望雲軒會員作品展2024」 香港中央圖書館站 2024年2月23~26日 香港中央圖書館站展覽亦是8名望雲軒會員的個人作品展,每人平均展出40-70多幅書法及國畫作品,大部份為會員個人作品,是次展覽作品除小部份屬舊作之外,更大部份是會員最新之創作,作品融合中西文化,強調色彩運用技巧,所有書法作品的紙張本是白紙,經過參展會員美化後才書寫,效果美輪美奐;繪畫作品亦以此作根基配上各藝術家的創作心思,展出作品各具特色。 展館內更設有攝影打卡場,有興趣拍照的觀賞者必須要手持參展會員所制作的燈籠,藉此參觀人士可接觸作品及把玩亦能借此與藝術家來一場互動遊戲。

會員作品欣賞--“梁麗芬~紫臻堂”作品集(二十九)

圖片
  梁麗芬~ 紫臻堂作品集(二十九)   2022 雨荷四屏-1  69 x 34cm 2022 雨荷四屏-2  69 x 34cm 2022 雨荷四屏-3 69 x 34cm 2022 雨荷四屏-4  69 x 34cm 2022 筆下情畫外意  68 x 34 cm 2022 楷書對聯  138 x 35 x 2 幅 2022 碩果滿枝  138 x 69 cm 2022 鴻運當頭花  60 x 60cm

展覽篇(十) 之二 --「望雲舒捲---望雲軒會員作品展2024」香港中央圖書館站 2024年2月23~26日

圖片
    「望雲舒捲---望雲軒會員作品展2024」 香港中央圖書館站 2024年2月23~26日 香港中央圖書館站展覽亦是8名望雲軒會員的個人作品展,每人平均展出40-70多幅書法及國畫作品,大部份為會員個人作品,是次展覽作品除小部份屬舊作之外,更大部份是會員最新之創作,作品融合中西文化,強調色彩運用技巧,所有書法作品的紙張本是白紙,經過參展會員美化後才書寫,效果美輪美奐;繪畫作品亦以此作根基配上各藝術家的創作心思,展出作品各具特色。 展館內更設有攝影打卡場,有興趣拍照的觀賞者必須要手持參展會員所制作的燈籠,藉此參觀人士可接觸作品及把玩亦能借此與藝術家來一場互動遊戲。